top of page

大家常講的BMR、TDEE是什麼?

  • 作家相片: Ryan Lai
    Ryan Lai
  • 2018年5月18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已更新:2018年5月23日

了解INBODY之後,我們又該如何照著自己所了解的身體去執行並且制定各項目標呢?

上回說明了各項身體指數以及標準值,重新審視自己,這次來跟大家淺談要怎麼依照這些指數來制定基礎的計畫,在計劃之前來談談重要的TDEE。然而我必須強調:請遵守原則,數據都只是理論,任何計畫都該被執行,才知道是否有效。數據是一個提供你方向的輔助,而不是唯一準則。




在開始之前,我必須要再次強調,計算熱量並不是錯的,但是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,如果你會為了數字計算而大感壓力而憂鬱,這絕對不是我想要提倡的事情。


有一份研究計畫裡提到,使用不準確的數據,會比起完全沒有數據的人減重更加失敗,這就是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,數字跟計算一定會有誤差、體重計體脂機一樣會有誤差,絕對不要讓你的人生被數字綁架,選擇更健康的生活,而不是病態的壓力。


閱讀:為什麼熱量赤字注定失敗?(comming soon)




人體消耗熱量的主要途徑如下:


總熱量消耗的 60%-70%:

基礎代謝能量消耗(BEE Basal Energy Expenditure)

人體處於"植物人"狀態時,維持基本生理機能所需消耗能量


總熱量消耗的 10%-20%:身體的活動

體力活動能量消耗(TEE,thermic effect of exercise)

身體活動所需要的熱量,如走路、跑步、工作等


總熱量消耗的 10 % :飲食效應

食物熱效應(TEF,thermic effect of food )

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所需消耗能量


基礎代謝率(basal metabolism rate,BMR)

基礎代謝率 (BMR,Basal Metabolic Rate) = 每小時消耗的能量(kcal / hr)

基礎代謝能量消耗 (BEE,Basal Energy Expenditure) =BMR24小時的總消耗能量(kcal)


男性:基礎代謝率的標準質約為1400-1600千卡

女性:基礎代謝率的標準質約為1200-1400千卡


如果沒有測量過INBODY的人可以點下面連結使用UA的網站計算


日常活動指數(Activity Multiplier)

由於透過基礎代謝率只能算出一個人都不動作的最低消耗,因此加入運動量作為考量的時候,便將活動等級分為以下幾種


久坐 ▷ 1.2

辦公室工作,沒什麼運動


輕量活動 ▷ 1.375

每週輕鬆的運動3-5天


中度活動量 ▷ 1.55

每週中等強度的運動3-5天


高度活動量 ▷ 1.725

每週高等強度的運動6-7天


非常高度活動量 ▷ 1.9

勞力密集的工作或每天訓練甚至1天訓練2次以上


消耗熱量(TDEE, 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

每日總消耗熱量(TDEE) =

基礎代謝量(BEE) x 日常活動指數(Activity Multiplier)


算出TDEE之後,可以知道我們一天所消耗的總熱量,將飲食控制在基礎代謝率以上(一定要吃到基礎代謝率!),並以TDEE為參考值,進行增減,最常見的則為TDEE±300的熱量計算,在安全的熱量赤字裡頭理論上的確會降低體重,但是也不能太過長期執行過低熱量的攝取,當身體長期感到飢餓,身體就會優先消耗水分、肌肉,並且調降基礎代謝,這就是為何總是越減越胖的困境,所以為何說一定要吃到基礎代謝,因為沒有吃到,你要花時間更多的時間補回來,才是最得不償失的事情。




整段為身體一天的每日總消耗熱量TDEE,藍色部分是基礎代謝能量消耗BEE,則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的安全區域只落在綠色的部分。



最後再度強調,了解數值的計算只是更加了解自己身體運作的原理,而不是唯一準則,如果想要的是健康的身心,不要太過於在意每天吃進的熱量,熱量也不是唯一參考值,簡單說你每天吃麥當勞,在熱量控制內,但是健康嗎?這種事情想一想就知道了,控制飲食是為了更健康,不是為了讓自己過於壓抑跟憂鬱,學著更了解食物的價值,才是關鍵。


閱讀:原來該少吃的不是熱量!(comming soon)

Comments


LINE ID : @ryanlai_trainer

0975862568

  • Facebook - Grey Circle
  • YouTube - Grey Circle
  • Instagram - Grey Circle

RT.studio © 2018 by 梧蒔設計工作室

bottom of page